國際能源署(IEA)近日發布的7月月度報告顯示,今年第二季度,中國煉油廠開工率同比上升,6月份原油加工量創曆史新高;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則大幅下滑。隨著美國原油加工量跌至27年來的低點,中國二季度原油加工量超過美國,成為(wei) 全球最大的煉油中心。
金聯創成品油高級分析師王延婷認為(wei) ,中國在全球範圍內(nei) 率先控製住了疫情,率先實現了全麵複工複產(chan) ,上半年國內(nei) 經濟先降後升、國內(nei) 需求穩步複蘇,加上原油價(jia) 格處於(yu) 低位,煉油利潤可觀,煉油廠生產(chan) 積極性較高。
此次中國原油加工量超越美國或是暫時的,不排除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反彈的可能。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數據顯示,8月份美國煉廠開工率已開始回升,燃料需求已恢複到3月以來最高水平。
但長期來看,中國煉油產(chan) 能超越美國是大勢所趨。IEA的《石油市場報告2019》稱,2024年前,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(wei) 全球煉油能力最大的國家。IEA在這次月報中明確表示,今年,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原油加工能力同比大幅增長的國家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(ye) 聯合會(hui) 副會(hui) 長傅向升表示,今年中國仍將有3150萬(wan) 噸的改擴建產(chan) 能投產(chan) ,在建設和擬開工產(chan) 能為(wei) 1.2億(yi) 噸/年;預計未來中國煉油產(chan) 量將達到10億(yi) 噸/年。
成為(wei) 世界最大煉油中心對中國來說,機遇與(yu) 挑戰並存。近年來,民營和外資參與(yu) 的大煉化項目成為(wei) 我國新增煉油產(chan) 能的主力,表明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。王延婷表示,隨著中國煉油產(chan) 能世界占比越來越大,在國際市場的議價(jia) 能力會(hui) 越來越強,能化原料和產(chan) 品的流通量會(hui) 越來越大,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也將日益增強,有望逐步成為(wei) 世界能源重心。
但同時也應看到,中國國內(nei) 煉能過剩趨重,煉化行業(ye) 整體(ti) “大而不強”,存在低端產(chan) 品過剩、高端產(chan) 品不足、煉廠平均規模與(yu) 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顯等結構性問題。今年上半年,國內(nei) 石化行業(ye) 利潤下降近六成。煉化企業(ye) 麵臨(lin) 先進產(chan) 能不斷投放、國內(nei) 競爭(zheng) 日益加劇帶來的重重挑戰。
中國煉油行業(ye) 未來發展提量更需提質。近年來,國內(nei) 新產(chan) 能建設已呈現“上大壓小”的趨勢,新投產(chan) 的大多是一體(ti) 化大煉化,逐步淘汰規模小、產(chan) 品結構單一的小煉化裝置。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所長戴家權認為(wei) ,成品油消費即將觸頂,一般意義(yi) 的擴能沒有意義(yi) 。對煉化企業(ye) 來說,更為(wei) 經濟高效的選擇是加快從(cong) 追求規模轉型為(wei) 提質增效,即嚴(yan) 控增量,把存量做精做優(you) 做特,一麵不斷壓減成本,一麵在產(chan) 品創效能力上做增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