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歲逢甲午,那年,我第一次來到海港,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海。波光粼粼,浪花萬(wan) 頃,風歌濤聲和,落日枕煙霞。湛藍如玉的海麵讓我駐足許久,不舍得離開。後來,我正式來到東(dong) 營港上班,於(yu) 是海港成了我的第二故鄉(xiang) ,學於(yu) 斯、長於(yu) 斯、愛於(yu) 斯。曾有同學問我,為(wei) 什麽(me) 不去城市裏生活,非要到那個(ge) 荒涼的鹽堿地摸爬滾打,我笑了笑,不作答。
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。如果說山是地球的骨,那麽(me) 海就是地球的魂。人類本身的起源就是大海中的原始生物,天地眾(zhong) 生,更無二致。海洋是生命力的源泉,曹孟德碣石賦詩,滄海見證其誌吞天下;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,沈浪王憐花厭倦江湖,退身東(dong) 海,大海是武林至尊最終的托付。大海教會(hui) 人們(men) 自強不惜,也教人們(men) 懂得謙卑,得意時需看海,失意時更需看海。
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。康德說過一句話讓我很崇拜:世界上有兩(liang) 種東(dong) 西讓我敬畏,一個(ge) 是頭頂的燦爛星空,另一個(ge) 是心中永恒的道德律。於(yu) 晴朗夏夜,看繁星點點,是我孜孜不倦的愛好。東(dong) 營港的南麵的濕地有魯北地區絕佳的觀星環境,吸引不少外地的攝影愛好者驅車前來,白天拍鳥,風乎舞雩;夜裏觀星,風露沾衣,不亦樂(le) 乎。夏天看牛郎織女,回味東(dong) 方神話;冬天看獵戶,他是月神的心上人;秋季裏英仙座帕爾修斯和冥王哈迪斯諸神之戰;春天參橫鬥轉,獅子怒吼,銀河回家,雙角東(dong) 守。一年四季裏,天空總是充滿了情仇愛恨,你方唱罷我登場。空間無限為(wei) 宇,時間無休為(wei) 宙,人類從(cong) 觀星開始創造了哲學思考,問天,也問己,雖曆經千年,仍是那麽(me) 神秘和驚奇。
比天空還要寬廣的是人的胸懷。東(dong) 營是一片貧瘠的鹽堿地,沒有花香和樹高,隻有檉柳和荻草,它們(men) 能忍受烈日曝曬,耐幹又耐水,抗風又耐堿,是固沙護坡的功臣,像極了油城人紮根苦寒、堅韌不拔、奉獻社會(hui) 的品格。世人傳(chuan) 《愛蓮說》、寫(xie) 《紅梅讚》,殊不知,還有一種樸素的美低調的善,石油化工從(cong) 業(ye) 者離開故鄉(xiang) ,鬥寒戰署、日夜攻堅,幾代人前赴後繼、實現國富民強,他們(men) 用行動續寫(xie) 愚公移山,改天換地,他們(men) 也是最美的風景,也是最可愛的人。
有同學問我,為(wei) 什麽(me) 選擇留在東(dong) 營港,我說:“愛上海港,不需要太多理由。”沒來過海港的人自然不會(hui) 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