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導航

文化導航

首頁  >  新聞中心  >  文化導航
公司新聞 行業動態 文化導航 企業公告 視頻動態 員工風采 SBOBET利记報
0546-8656959
1

有趣的靈魂

時間:2019.12.12 字號

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靈魂萬(wan) 裏挑一。

近日又翻起王小波的《沉默的大多數》這本書(shu) ,之前讀過的,現睹之,有頗多理解不深之處。王小波,學貫中西,看問題很有獨到之處。現如今信息越來越呈現碎片化,殊不知它在慢慢剝奪許多人思考的“能力”,在這個(ge) 思想與(yu) 感受範空心話的時代,讀他的文字,如秋風颯颯般沁入心脾。經曆的那個(ge) 年代還能如此保持一顆“童心”,滿滿的黑色幽默,而且字裏行間還穿插著一股陰陽怪氣,也許正是這些吸引著我們(men) 。

或許身處信息大爆炸時代的我們(men) 根本無法感同身受作者在插隊時被思想剝削的痛苦。那個(ge) 年代,甚至連看“著迅魯”的書(shu) 也不成,小紅書(shu) 當然例外。講到思維的樂(le) 趣,作者還不無頑皮的設想,將把思維寂寞看成不幸人生的羅素押去插隊。作者在文中告誡年輕人,不要在“思想的真空”裏煎熬一生。

“胡思亂(luan) 想並不有趣,有趣的是有道理而且新奇。”你看作者又“胡思亂(luan) 想了”。朱熹說,往井底下一看,就能看到一團森森的白氣,作者卻反駁到,你不光能看到白氣,還能看到一個(ge) 頭,那就是你本人。也許我們(men) 前輩在鑽研陰陽五行、孔孟程朱的時候,遙遠的西方在自然科學領域已經人才輩出,如此這般這般,我隻想說:You are right。

王小波在書(shu) 中還“剝離了智慧和國學的關(guan) 係”,他說現在很多人沾沾自喜於(yu) 我們(men) 燦爛的五千年文明,“我們(men) 擁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(chan) ,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尋求智慧者的皈依”。“我們(men) 足夠聰明,無事可幹啊,隻能靜待外國物質文明破產(chan) 來投靠我們(men) 的東(dong) 方智慧。”我感覺我快要笑抽了。緊接著王知青在文中還對中國文人學者譏諷一番,說《大山臨(lin) 盆》中有一段描寫(xie) ,大山臨(lin) 盆,天為(wei) 之崩,地為(wei) 之裂,日月星辰,為(wei) 之無光。房倒屋塌,煙塵滾滾,天下生靈,死傷(shang) 無數……最後生下了一隻耗子。中國的文人學者弄點學問,可真是壯烈。

書(shu) 中提及王知青他勸服他外甥好好學習(xi) 的事,“痛苦是藝術的來源”,但不必是你的痛苦(哈哈)……柴可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萬(wan) ,馬瑞凱瑞也沒再南方的種植園裏收過棉花,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的珠光寶氣,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。這些都說明了一個(ge) 真理,別人的痛苦才是你的藝術源泉;而你去受苦,隻會(hui) 成為(wei) 別人的藝術源泉。

沉默是一種生活方式。也許在今天看來,你可以理解為(wei) 言多必失,亦或你沒有發聲的渠道、平台,或者不能、不願發聲,還是壓抑的被沉默。真不知在經曆了那樣宗教儀(yi) 式般的思想統治後,王知青為(wei) 何會(hui) 如此優(you) 秀,王獨秀。在當今一個(ge) 連思想都要被碎片化裹挾的時代,希望年輕人能從(cong) 王知青的富有張力的文字間,汲取更多的智慧的力量。